Workflow
下一站出海,中国企业如何从“走出去”到“扎下去”?
凤凰网财经·2025-10-15 15:39

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概览 -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企业数量和对外投资金额持续增长 [1] - 截至2023年底,中国共有3.1万家境内企业在境外设立直接投资企业4.8万家,分布全球189个国家,境外企业资产总额接近9万亿美元 [2] - 到2024年,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2]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全球地位 - 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1537亿美元,首次位居全球首位,同比增长12.3%,全球份额从2012年的6.3%攀升至20.2% [3] - 2023年中国对东盟投资中,制造业占比最高,达32.4%,其次是批发零售业,占17% [3] - 2023年中国对非洲投资流量占比为2.2%,但同比增速达118.8%,是“一带一路”区域中最快的 [3] 主要投资方式 - 绿地投资和海外并购是主要投资方式,占比分别为46.4%和32.3% [4] - 持有海外股份或金融产品的投资方式占比为16.5% [4] 投资主体结构变化 - 投资主体从以国有企业为主转向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底私营企业数量达10672家,占比34.7% [5] - 国有企业投资存量占比从2006年的81%降至2023年的52.2%,非国有企业占比从19%激增至47.8% [5] 企业出海意愿与首选目的地 - 48.6%的企业对出海持乐观态度,支持对外投资的企业比例从2021年的22.8%上升至2023年的49.1% [6] -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是企业对外投资首选地,选择比例为66.9%,欧盟紧随其后,占比10.8% [9] 面临的主要挑战:政治与安全风险 - 大部分企业将政治风险作为国别选择重点考虑因素,政府更迭可能导致谈判结果被推翻 [16] - 政治风险带来人身安全挑战,例如巴基斯坦爆炸案导致中方工程师身亡,促使一些公司收缩对巴业务 [16] - 双边政府关系影响巨大,在对华不友好国家,中国企业几乎接不到政府项目,公然被歧视 [16] 面临的主要挑战:法律与合规风险 - 不同国家法律体系差异大,企业需确保合规,例如欧盟GDPR对数据处理有严格要求 [17] - 近40%的受访中国企业经历过被无端查税和追税,税收政策变动随机且腐败问题严重 [17] - 贸易保护政策层出不穷,中国商品常遭遇贸易审查、反倾销反垄断调查 [17] 面临的主要挑战:融资与资金回流困难 - 海外融资成本高,2023年境内对境外关联公司贷款净流出744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9% [18] - 东道国银行对中小型中国企业授信审批严苛,融资渠道单一,以贷款为主 [18] - 超过一半公司表示盈利后资金汇款回国受阻,一些国家规定盈利需留在投资国或缴纳高额资本利得税(25%-35%) [18] 面临的主要挑战:文化差异与人才管理 - 87%的企业管理者认为文化管理很重要,54%认为非常重要 [19] - 外籍员工不了解中国文化导致沟通障碍和冲突,超过65%的企业主对投资培训本地员工持谨慎态度 [20] - 超过一半企业反馈缺乏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超过六成企业认为很难招聘到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1] 面临的主要挑战:市场竞争与品牌建设 - 所有受访企业普遍感受到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和恶意降价行为日益严重,例如在肯尼亚项目竞标中频繁降价 [22] - 许多中国企业主要关注快速扩张和盈利,对ESG领域关注较少,ESG标准和实践水平与国际先进企业有差距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