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为“冠亚军”:中国大模型公有云市场双雄并立引领未来发展
经济观察网·2025-10-15 17:34

市场格局与核心观点 - 两份权威报告勾勒出中国大模型公有云市场的双面图景,火山引擎与阿里云的双雄格局已初步显现 [1] - 火山引擎在IDC报告的MaaS层外部客户Tokens调用量统计中以49.2%份额绝对领先,阿里云以27%居次位,该市场较2024年全年增长近400% [1] - 阿里云在Omdia报告的IaaS+PaaS+MaaS全链条收入统计中以35.8%份额居首,火山引擎以14.8%位列第二,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 [1][2] 统计口径与市场特征 - 不同排名本质是统计维度的差异,Omdia报告覆盖云计算全链条收入,凸显传统云厂商在基础设施领域的积累 [2] - IDC报告聚焦MaaS层实际应用,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模型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536.7万亿Tokens,Tokens调用量是衡量模型实际使用深度的核心指标 [2] - 统计口径的差异精准反映了市场从基础设施竞争向模型应用深耕转型的阶段性特征 [1][2] 阿里云竞争分析 - 阿里云作为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云服务商,凭借全球布局的算力底座及人工智能平台PAI形成的全链路服务能力,在全链条收入统计中领先 [2][3] - 其通义大模型家族衍生模型超17万,提供从模型训练到应用部署的全链路服务,IaaS+PaaS+MaaS协同能力使其在企业复杂AI需求场景中具备优势 [3] - 在MaaS赛道,阿里云正加速追赶,通过通义千问系列模型迭代,其Tokens调用量份额较2024年已有显著增长,庞大客户基础为其提供天然流量池 [4] - 公司计划到2032年将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对比2022年提升10倍,意味着算力投入将指数级提升 [3] 火山引擎竞争分析 - 火山引擎大模型业务是行业内增长最快的力量,在MaaS层Tokens调用量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46.4%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49.2% [5] - 公司依托字节跳动内部丰富业务场景的实践验证,长期大规模的Tokens调用为模型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形成显著技术优势 [5] - 豆包大模型在SuperCLUE评测中以约4%的幻觉率在大模型忠实性维度排名第一,多模态模型Seedream和Seedance在相关评测中也取得优秀成绩 [5] - 通过采用稀疏MoE架构等技术优化推理成本,实现从分计价到厘计价的突破,显著降低使用门槛 [5] - 其AI云原生基础设施以GPU为核心实现全栈系统化推理优化,并结合与字节国内业务并池的规模优势达成有竞争力的价格 [6] - 服务已覆盖汽车、消费、教育、智能终端等行业头部客户,包括特斯拉、瑞幸、清华大学、小米、三星等 [6] 市场未来与竞争焦点 - 火山引擎代表模型优先的新势力逻辑,阿里云体现生态优先的传统巨头战略,双方竞争本质是AI云两种发展路径的碰撞 [7] - IDC预测中国生成式AI软件市场规模2028年将达到482.4亿元人民币,未来仍有数百倍增长空间 [7] - 随着市场从模型可用向应用好用进阶,竞争焦点将转向综合能力比拼,火山引擎需补全IaaS层短板,阿里云需加快模型迭代速度 [7] - 国家数据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日均Token消耗量已突破30万亿,1年半时间增长了300多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