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案例:为甄别客户,上海两家房企售楼处收集数万条人脸信息
新京报·2025-10-15 17:46
案件核心事实 - 两家房地产企业A和B在售楼处安装人脸抓拍识别系统 违法收集消费者人脸敏感信息超过28000条 [1][2] - 企业安装系统的目的是为了甄别客户类型 在未取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持续违法收集和使用人脸信息 [1] - 案件线索最初由“益心为公”志愿者提报 检察机关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同类线索并合并立案调查 [1] 调查与技术取证过程 - 检察机关采用逆向勘验方法 先通过销售人员手机中的人脸分析软件定位到云存储服务器 再反查回本地服务器 [2] - 技术分析发现本地服务器设有周期性程序脚本 可自动分析监控视频中的人脸照片 每日打包上传云端后删除数据 [2] - 办案组利用人工智能图像分析技术对28000余条人脸信息进行快速精准去重 查明违法事实 [2] 监管处置与整改结果 - 检察机关依法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制发检察建议 督促履行监管职责 [3]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涉案公司立案调查 并依法对A B两家公司分别处以5万元罚款 [3] - 涉案企业被督促永久删除违规获取的人脸图像信息及系统后台数据 关闭摄像头的人脸抓拍功能 其所属地产集团对旗下公司售楼处进行全面整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