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一出“村戏”如何解锁万年文明密码?
中国新闻网·2025-10-16 02:37
剧目核心特点 - 剧目为金华开发区首部原创文旅情景剧《活着的上山文化·汤溪传》,在湖海塘畔巡演并引发关注 [1] - 采用“反专业”叙事逻辑,由本地村民担任绝对主角,角色包括乡村运营师、村会计、茶馆老板、村嫂等,其表演源于生活记忆与文化基因 [2] - 全剧贯穿汤溪方言与俚语,例如“一牛敢推九扇磨,哪有需求哪有我”等台词,构建文化认同并拉近观众心理距离 [3] 文化传承与活化 - 剧目将散落的文化“密码”进行戏剧化转译与活态串联,以“保稻节”等非遗民俗为支点,串联万年稻壳考古发现、历史人物传说与当代劳模精神 [4] - 成功实现让博物馆文物、大地遗产、古籍文字“活起来”,使文化遗产与当代百姓生活和情感产生连接 [4] - 探索出顶级文化遗产与基层民众相遇相融的路径,使文化成为“活着”的生活方式 [6] 乡村发展与产业效应 - 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使其从文化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创造者和经营者,自发修复历史场景、研发文创产品、筹划新剧目 [5] - 剧目成为鲜活文旅名片,吸引游客专程前来,带动食、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形成“文化引领、产业跟进”的良性循环 [5] - 为破解乡村文化“有说头没看头、有看头没赚头”的困境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汤溪方案”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