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校走出企业“掌门人” 科技型企业家如何炼成 ?
杭州日报·2025-10-15 10:27

公司核心业务与成就 - 公司是国内首个实现虚拟电厂平台建设、源荷储充接入、电力交易等全链条虚拟电厂业务的技术服务提供商与运营商 [4] - 公司管理各类能源资产超过2000兆瓦,在全国建设并运营10余个虚拟电厂平台,拥有10000多个各类能源节点 [4] - 公司业务帮助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提升新能源消纳1.2亿度电/年,减少碳排放56万吨/年 [4] - 公司已接入全省近1万个分布式能源点,包括光伏、储能、充电桩、数据中心等各类资源 [6] 行业发展与市场机遇 - 2015年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政策“放开两头、管住中间”为电力能源行业带来新机遇 [6] - 浙江作为经济大省但能源资源小省,约三分之一电力依赖外来电,新能源发展、电力市场化、电网智能化等领域存在巨大机遇 [6] - 夏季浙江电网负荷达到1.3亿千瓦,虚拟电厂通过调节分布式资源为电网“削峰填谷”,在能源保供、稳价中发挥作用 [6] - 新能源快速发展导致屋顶光伏、户用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分布式能源增多,其点广面多、波动性强,传统电网调度方式难以有效管理 [6]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具有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及创新创业管理强化班的复合教育背景,工科思维结合经管知识 [2] - 公司创始人于200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成为专职科研员,推动校企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从电力系统调度控制切入,经历两年实验室研发后将成果产品化 [5] - 创始人基于在德国学习研究时对新能源发展的观察,于2015年政策机遇下与伙伴共同创立公司,进军虚拟电厂赛道 [6] - 公司构建“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创新循环,实践产教融合模式,团队中包含既是学校研究员又是企业技术骨干的融合创新人才 [7] 创新模式与生态支持 - 虚拟电厂被比喻为“云端调度师”,通过数字化手段聚合分散的分布式能源进行智能调度和控制 [6] - 公司所在的城西科创大走廊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政策、资本、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在此汇聚 [7] - 公司实践“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学校作为科创策源地,企业作为应用试验场,研究成果通过产业实践检验,实践问题反哺深入研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