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三周(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2025-10-16 06:22
政府停摆状况与政治背景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于10月15日进入第十五天,可能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1] - 停摆直接原因是参议院未能在10月1日前通过新的临时拨款法案,导致政府非核心机构关闭[2] - 参议院就拨款法案进行了八次表决,最近一次结果为49票支持、45票反对,均未达到通过所需的60票门槛[2] - 两党在医保相关福利开支等核心议题上互不让步,民主党要求延长医疗保险税收抵免作为支持条件[2]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发生超过20次,历史最长纪录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持续35天[3] 对公共服务与雇员的影响 - 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短缺导致大规模航班延误,加州好莱坞伯班克机场曾出现6小时空管人员空缺[4] - 约75万名联邦雇员被迫休假,另有数十万人需无薪工作,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正为更多裁员做准备[4] - 财政部等7个联邦机构已向4000多名员工发出裁员通知,解雇将于60天后生效[4] - 史密森学会旗下博物馆、研究中心及国家动物园已宣布关闭,国税局纳税人咨询热线停用[5] - 依赖联邦资金的食品银行陷入困境,费城共享食品计划已失去850万美元联邦支持[5] 经济影响与数据缺失 - 联邦政府每停摆一周,美国年化GDP增速将降低约0.1%[6] - 2018年至2019年的35天停摆导致经济产出减少110亿美元[6] - 美国劳工统计局等联邦机构暂停运作,就业报告、消费者价格指数等关键数据延迟发布[6] - 数据缺失给正考虑降息的美联储带来困扰,可能模糊市场对后续降息的预期[6] - 政府停摆开始影响实体经济,导致农民援助停滞,企业因数据缺失难以规划[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