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战略发展 - 学校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系统总结65年办学成就并规划未来蓝图,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加快一流大学建设[1] - 学校锚定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需求,构建覆盖战略关键领域、衔接国家需求与区域发展的学科新矩阵[1] - 学校秉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紧抓四大发展机遇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2] 学科建设与科研突破 - 揭牌成立新能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4个新学院,加强新兴交叉领域学科布局[1] - 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2025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跻身全球前300名[8] - 新增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已在《Nature》《Science》国际期刊发表论文8篇,牵头发布《中国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报告[13] - 构建"科研团队—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相贯通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高功率高亮度半导体激光器专利组合"获评2025年北京市专利转化运用优秀案例[14] 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 - 2025届本科生深造率达66.15%创历史新高,招生研本比提升至1.3:1,新增1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7个博士点[9] - 与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小米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构建"学科—人才—产业"贯通的创新生态[1] - 构建"三位一体,九措并举"创新创业育人模式,新增优质校外就业创业基地、创新创业实训基地200余家[10] - 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累计培养十届约2500名毕业生,双学位获取率99.5%,毕业生平均深造率达77%[18] 师资队伍建设 - "十四五"期间引育战略科学家5人,新增国家杰青同级别人才34人增长142%,新增国家优青同级别人才39人增幅达205%[15] - 136人入选2025年全球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排行榜",41位学者进入"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3支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5] - 专任教师占比从62.02%提升至67.4%,正高级职称教师增长33.9%,副高级职称教师增长29.5%,博士后站点总数达19个[15] 国际化发展 - 与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200余所院校机构建立合作,伙伴院校中世界500强比例近40%,世界100强超过10%[16] - 承办"第五届全球重大挑战论坛"等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中波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拓展至27所[17] - 建成覆盖全部学术型博士点的近200门双语及全英文课程,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课程体系[18]
北工大启新而上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10-16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