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川“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主要成就公布 推动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四川日报·2025-10-16 08:23

改革总体思路与框架 - 聚力攻坚全局性、系统性的重大改革,完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5] - 集成推进牵引性、深层次的特色改革,选定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主战场,启动民营经济改革试点等事项 [5] - 靶向瞄准优服务、惠民生的小切口改革,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谋划推出系列改革举措 [5] - 深入推进强党建、聚合力的赋能式改革,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6] 重点领域改革成就 -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设立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省级新区川渝高竹新区,下放174项行政权力事项,至2024年底新区入驻企业数量、税收收入较成立之初实现翻番 [7] -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两轮改革行动,2024年全省地方国企资产总额达20.7万亿元,营收2.3万亿元,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345%和83% [1][9] - 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开展"三朵云"改革,被评为2025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 [8] -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涉及民营经济的187个事项实现高效办结,2024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6万亿元 [1] 原创性差异化改革案例 - 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为全国首个市级层面探索,2024年攀枝花市经济增速达6.3%,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11] - 支持成都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835.3亿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处于前列 [11] - 支持宜宾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多年保持100%,森林覆盖率高于全省6.55个百分点,动力电池产业连续两年产值超千亿元 [11] - 支持广安深化改革开放,省级给予120项支持政策和项目,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增速排全省第7位 [11] - 开展集成授权改革试点,全国唯一以集成授权名义开展,两批试点下放44项授权事项、621项支持事项,2024年第一批9个试点区域经济增速为9.8%,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 [12] 社会民生领域改革 - 全省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惠及科技人才超3万人 [2] - 借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省组建39个城市医疗集团、192个县域医共体 [2] - 通过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10项行动,全省人均期望寿命从2020年的77.56岁提高至2024年的78.5岁 [2] 改革经验与推广 - "十四五"以来省委召开16次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50多个具有四川特点的专项改革方案 [1] - "十四五"以来四川有23项改革经验获中央改革办推广,55项案例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1]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作18条经验、市场一体化17条经验获国家宣传推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