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中国正通过修订法律法规和出台针对性政策,综合施策治理外卖、光伏、汽车等行业的“内卷式”竞争 [1][3] - “内卷式”竞争表现为强制商家参与补贴、压榨原材料成本、刷单刷好评等行为,其扰乱市场秩序,导致产品质量降低和创新停滞,影响行业发展 [1][3] - 政策目标是将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和“创新战”,引导企业抱团发展而非相互拆台 [3][4] 已采取的具体治理措施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0月15日正式施行,新增数据权益保护条款,并禁止平台强制商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1][5]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指出要着力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依法依规治理“内卷”重灾区 [3] - 针对光伏产业,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以规范竞争秩序;针对汽车行业,工信部支持行业协会抵制非理性竞争的倡议;市场监管总局则多次约谈外卖平台企业 [3] 政策初步成效与行业影响 - 政策“组合拳”显现成效,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7月下降1.5%转为增长20.4%,为2023年11月以来最高 [6] - 在光伏领域,反内卷措施重塑竞争格局,大型锂矿暂停开采,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密集减产,光伏设备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减少49.52% [6] - 传统工业方面,全国统一大市场格局渐成,钢铁集团跨区域重组意愿增强,水泥企业落实错峰限产,两行业毛利率实现边际回升 [6] - 在汽车领域,反内卷浪潮推动车市向“降价减少、促销平缓”方向转变,市场运行日益平稳 [6] 未来展望与长效机制 - 整治“内卷式”竞争被视为攻坚战和持久战,需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业组织和企业协同,形成全链条系统化治理体系 [7] - 预计随着“反内卷”治理持续推进,市场竞争秩序逐步改善,工业企业利润将延续温和修复态势 [6]
中国“反内卷”正重塑市场
中国新闻网·2025-10-16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