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话中国之学 共享中国智慧 约500位嘉宾交流观点碰撞思想 世界中国学图景愈加清晰生动富有张力
解放日报·2025-10-16 09:52

大会核心成果 -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圆满落幕,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位嘉宾参会 [1] - 大会通过“四个首发”开启新篇,推动世界中国学繁荣发展 [2][3] 首发倡议与出版物 - 首发《文明互鉴与世界中国学繁荣发展:上海倡议》,以文明互鉴为核心理念,呼吁加强全球对话 [2] - 首发《中国学(中英文)》创刊号,填补了整合历史中国、当代中国与海外汉学家研究的学术平台空白 [2] - 首发《世界中国学: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报告,系统梳理学科发展脉络与未来方向 [2] - 首发“世界中国学研究推荐书目”,聚焦2005至2024年间的54部精选作品,为全球学者提供高质量知识资源 [3] 研究视角与方法论 - 强调贯通性研究,需将中国5000年文明积淀与当代社会实践在整体框架下相互印证理解 [4] - 突出世界视野,中国学是一种具有全球共性、激发全球共识的学问,需在不同传统间展开对话式研究 [4] - 采用多学科视角,构建开放研究网络,在历史学、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多领域交汇中形成新知识体系 [5] -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研究方式更新,展现学科在全球学术体系中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5] 实践案例与未来方向 - 大会讨论具象化中国式现代化,例如义乌“鸡毛换糖”案例体现了让人民群众富起来的共同富裕追求 [5] - 青年研究者以开放、跨界、创新姿态,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跨文化交流方式,重新定义中国研究的边界 [5] - 当代中国学研究应立足中国社会实践,提炼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成果,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6] - 世界中国学作为文明对话平台,旨在促进不同文明平等对话、互学互鉴,在多样性中寻求共通之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