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活力跃动、新职业新场景不断涌现……开放的中国彰显蓬勃活力
央视网·2025-10-16 10:34
口岸布局与开放成果 - “十四五”期间中国新增和扩大对外开放口岸40个,目前全国共有311个涵盖水运、陆路、航空类型的口岸[1] - 中部地区通过高铁环网、航空枢纽、水运升级及制度创新,将内陆腹地转变为对外开放前沿[9] - 口岸布局优化促进资源高效配置与经济往来增长,并催生外贸相关新职业和新场景[12] 汽车出口与物流创新 - 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作为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进出口码头,每日约有2-3艘国际货轮出发,单次出口汽车达4083辆[4] - 该码头汽车出口量已连续四年超过100万辆[1]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汽车出口陆路口岸,新能源汽车“摆渡人”通过自驾方式将车辆送往中亚国家[13] - “摆渡人”交付模式较传统笼车运输更灵活高效,每日往返中哈两国的人员从几十人迅速发展到5000多人[15] 特色口岸贸易增长 - 广西友谊关口岸作为中国最大陆路水果进出口口岸之一,今年前8个月进口水果83.7万吨,同比增长57%,较“十四五”初期实现翻倍增长[7] - 该口岸通过扫码、指纹及刷脸技术实现进口水果十几秒快速通关[7] - 江西赣州通过中欧班列辐射2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带动家具产业年产值从300亿元增长至2800亿元[9] 数字技术赋能贸易 - 浙江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启用AI导航导购小程序,支持以图识货、以货找店,并实时规划最优路径[17] - 该中心同步启用商贸垂直领域AI大模型,覆盖从设计、生产、营销到交易达成的全环节[17] - 河南郑州依托“空中丝绸之路”开通8条洲际航线,通达全球200多个城市[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