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与独特优势 -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3] - 人民政协具有显著政治优势,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有利于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汇聚全体中华儿女智慧力量、提升国家治理效能[4] - 人民政协是科学、有效、管用的制度安排,在人类政治制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政治价值,体现了中国在民主问题上的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5]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7] - 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政协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完善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常态长效工作机制[8]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有机统一体,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三者目标一致、本质一体,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进程[9]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 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理论学习和政治培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11] - 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使人民政协成为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12] - 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13]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独有、独到的民主形式,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14] -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秉承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15] - 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16][17] 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 - 人民政协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18] -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界别群众中多做雪中送炭、扶贫济困的工作,多做春风化雨、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18] - 加强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让人民真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身边[18] 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形式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20] - 人民政协是实行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21] - 完善各党派参加政协工作共同性事务的情况交流机制,支持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提交提案、大会发言,为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提供制度化平台[21] 政协委员队伍建设 - 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要珍惜自身荣誉,恪守宪法法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22] - 政协委员要提高能力素质和履职本领,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23] - 建设委员之家、民主之家、团结之家,尊重和保障委员民主权利,做好委员服务管理,为委员履职创造良好条件[2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人民日报·2025-10-16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