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刘园子煤矿通过实施以“红黄旗”评比为核心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将现场动态达标情况与班组绩效工资挂钩,有效提升了现场管理水平和作业环境,为矿井实现安全年目标提供保障 [1][3][8] 现场管理 - 公司全面细化并严格执行《文明生产细则》,推行“定点、定容、定量”的材料存放管理模式,并在重点区域设置专用料场,使现场面貌焕然一新、井然有序 [3] - 在风筒、管线敷设方面严格落实“三线分离”要求,实现吊挂整齐、走向规范,有效改善井下视觉环境和安全条件 [3] - 建立“班前检查、班中巡查、班后验收”的全流程管控机制,确保现场问题第一时间发现并整改 [3] - 将文明生产和标准化任务分解至每一班组和岗位,例如生产班负责迎头30米范围内的环境维护,皮带司机兼顾沿线卫生保持 [7] 设备运维 - 公司针对井下设备多、运行强度大的实际情况,聚焦皮带运输机、掘进机等关键设备,出台《标准化运维指南》,明确设备开启前、运行中、停机后的操作标准和保养要求,以降低故障率并延长设备寿命 [5] - 定期组织开展设备“焕新行动”,通过除锈、补漆、标识更新等手段,既保障了设备高效稳定运行,也使之成为井下标准化建设的亮丽风景线,实现了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 [5] 责任落实与激励机制 - 公司着力构建“人人有责、层层负责”的标准化责任体系,将任务分解至班组和岗位 [7] - 借助班前会“标准化微课堂”等多种形式持续宣贯标准要求、统一操作流程 [8] - 将标准化达标率与职工市场化工资收入直接挂钩,有效激发全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内生动力,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8] - 实行的“红黄旗”评比考核机制将现场动态达标情况与班组绩效工资挂钩联动,促进标准化的重心下移至基层班组 [1]
山东能源刘园子煤矿:精耕标准化责任田
齐鲁晚报网·2025-10-16 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