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涌入:比“新能源”更大的机会?
经济网·2025-10-16 16:45

投资热度与市场表现 - 机器人领域一级市场融资额今年前8个月达386.24亿元,是2024年全年的1.8倍 [3] - A股上市公司公告中提及“人形机器人”的公告今年初至9月27日有3512条,相当于2024年的146% [4] - 投资机器人的公募基金规模在二季度末达318亿元,比年初增长2.65倍 [5] - 从6月20日至9月29日,机器人行业指数涨幅跑赢沪深300指数11个百分点 [5] 核心驱动因素与市场前景 - 具身智能市场被认为有望比新能源车更大,未来机器人数量可能远超人类数量 [3] - 机器人商业模式兼具硬件销售和服务,服务市场甚至比硬件市场更大 [3] - 产业成熟预计需要10至20年,将从半封闭场景逐步扩展至更广泛的应用,形成百万台至亿台出货量的市场 [8]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未来10年大级别的超额收益机会 [10] 主要参与者与投资案例 - 互联网大厂如阿里、京东和传统车企如北汽、上汽是重要的投资方 [4] - 近期融资案例包括自变量机器人(近10亿元)、银河通用机器人、宇树科技等,融资额在5亿至11亿元之间 [3] - 鼎晖投资入股星动纪元,并投资了智元机器人、优必选等明星企业 [9] - 北极光创投重视垂直领域投资,其投资的卡诺普是焊接机器人领域的隐形冠军 [9] 技术发展阶段与行业分歧 - 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尚在早期,其“小脑”得分估计在50至60分,“大脑”得分仅为10至20分 [8] - 机构对投资时机和赛道选择存在分歧,部分机构认为5年内商业化落地可能性不大,但10年以上前景可观 [9] - 有观点认为不完美的机器人也能商用,产业发展可“沿途下蛋”,垂直场景更容易率先突破 [9] - 投资需要“投早投小”,当前阶段科学研究、成果孵化和早期企业扶持至关重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