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经济与区域发展 - 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 吸引全球500余家知名品牌参展[1] - WTT中国大满贯2025赛事直接收入近1.54亿元 门票收入近8800万元 同比增长54.3% 累计售出门票超8.8万张[3] - 国庆中秋假期前五天 全区文商旅体消费总额近3.2亿元[3] 奥运遗产利用与产业模式 - 通过“冰乒转换”创新举办WTT中国大满贯 实现奥运遗产可持续利用[1] - 采用“乒雪转换”模式实现从国球向冰雪运动切换 为奥运遗产利用提供“石景山方案”[8] - 首钢滑雪大跳台连续举办国际雪联世界杯赛事 首钢冰球馆成功承办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等国际赛事[1]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构建“赛事引领、产业集聚、全民共享”的冰雪经济生态体系[1] - 率先出台冰雪产业专项政策 发布《石景山区促进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形成涵盖装备研发、场馆建设、教育培训、赛事运营的完整产业链[6] - 连续11年打造“市民快乐冰雪季” 在商圈、社区、浅山林地搭建冰雪消费场所 持续巩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建设成果[6] 消费场景与文旅融合 - 赛事期间永定河亮出滨水活力岸线 “永定河集”集合自然山水、工业遗存与时尚商业[4] - 首钢园内融石广场焕新开业 十余家首店首发亮相 涵盖机器人集合店、德式面包房等精品商户 吸引大量年轻消费群体[4] - 模式口法海寺成为游客打卡游览的热门目的地 实现“观看一场赛、玩遍一座城”的效应[4] 未来赛事规划与产业前景 - 即将举办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赛事[8] - 国际大赛的持续举办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8] - 冬博会设置冬季及高山技术、国家组团展区等展示区域 呈现冰雪产业最新成果 并配备实景雪屋、模拟滑雪器等互动体验活动增强参与感[6]
2025冬博会开幕,“乒雪转换”持续引领京西赛事经济热潮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10-16 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