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 | 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会发生什么?
新华网·2025-10-16 19:27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发展成就 - 示范区横跨上海青浦区、江苏苏州吴江区、浙江嘉兴嘉善县,面积2413平方公里,一体化水平全国领先[1] - 已开设8条跨省公交线路实现交通互联,医保、教育、人才职称等领域实现跨省互认[2] - 营商环境互通,企业办理跨省营业执照仅需1个多小时[2] 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成就 - 十四五时期经济总量连续突破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元关键节点,预计2025年达140万亿元[3] - 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全国占比由2021年21.1%升至2024年21.3%,北方地区扭转占比下滑趋势[3] -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1年2.5倍持续下降至2024年2.34倍[3] 区域协调发展三大法宝 - 立足比较优势实现事半功倍发展,产业选择需因地制宜集中有限资源[4] - 立足互补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发展,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互补格局[8] - 立足制度优势实现久久为功发展,构建约束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公平竞争制度[11] 比较优势发展案例:河南食品产业 - 河南省粮食产量占全国1/10,2024年稳居全国第二[7] - 培育双汇、三全、白象、卫龙等品牌,生产全国1/2火腿肠、1/3方便面、1/4馒头、3/5汤圆、7/10水饺[7] - 成功打造万亿元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7] 互补优势发展案例:长三角新能源产业 - 长三角三省一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40%,全球占比超25%[9] - 形成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企业可在4小时内解决所有配套零部件供应[9] - 上海提供芯片软件"大脑",常州提供动力电池"心脏",宁波提供一体化压铸机"身体"[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