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台企业“开”进车圈 折射新能源汽车产业哪些变革?
新华社·2025-10-16 21:34

跨界合作案例 - 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新车,消费者可通过京东App参与定制,两天内收到约17万份用户方案 [1] - 华为以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赋能车企,与赛力斯、北汽合作推出的问界、享界车型热销,该业务已成为其重要增长极 [1] - 小米选择全栈自研技术路线造车,阿里巴巴提供算力和大模型支持服务合作伙伴 [1] 产业发展驱动力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今年前9个月产销量双双突破1100万辆,市场渗透率已接近50% [2] - 中国已建成自主可控、完备高效的全链条产业体系,整车厂依靠产业集群可在4小时内解决所需零部件供应 [2] - 产业竞争从技术单点突破转向系统能力决战,关键在于融合创新与生态协同 [9] 技术融合与产品演进 - 汽车正演变为智能出行终端和生活助手,具备方言识别、情绪捕捉、疲劳驾驶预警、与智能家居互联等功能 [3] - 新能源汽车成为深度融合先进技术、新型能源与数据服务的超级平台 [3] - 单台汽车集合了高性能电池、轻量化材料、智能座舱、车载系统等多个领域的技术 [4] 资源整合模式 - 广汽、宁德时代、京东的合作模式实现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服务的全链条跨界资源整合 [4] - 产业趋势是突破行业壁垒,通过数字管理让市场指导生产,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5] - 推动车企、科技公司、能源企业、金融机构等跨界融合,形成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9] 未来发展方向 - 产业发展进入智能化下半场,需加强在基础芯片、线控转向、主动悬架等技术领域的合力攻关 [6] - 工信部将支持汽车“研产供销服”各环节大模型应用开发,并加强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攻关 [7] - 行业急需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需培养能把握车辆设计底层逻辑并理解人工智能算法原理的跨界人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