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事件概述 - 华创云信4145.5万股无限售流通股于10月12日拍卖,占总股本1.87%,起拍价2.95亿元(每股7.11元),吸引超万次围观但无人竞拍导致流拍 [2] - 锦龙股份30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于10月13日拍卖,占总股本3.35%,起拍价2.99亿元(每股9.98元),经历几十轮角逐后以3.76亿元成交(每股12.52元),溢价25% [2] - 两家公司均为A股上市券商,华创云信通过子公司华创证券展业,锦龙股份控股中山证券并参股东莞证券 [2] 公司经营与资产质量对比 - 华创云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3亿元,同比下降11.6%,净利润仅为0.07亿元 [3] - 锦龙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35%,净利润扭亏为盈,但若剔除出售东莞证券股权带来的2.27亿元收益,其净利润仍为亏损 [3] - 两家公司代表被头部券商挤压生存空间的中小券商 [3] 市场表现与价格分析 - 与10月10日收盘价相比,华创云信股权拍卖起拍价约为9.3折,锦龙股份起拍价约为6.8折,即便溢价成交后价格也仅为收盘价的8.6折 [3] - 截至10月15日收盘,锦龙股份股价为14.26元/股,竞买人账面浮盈超过14% [3] - 截至10月15日,锦龙股份股价同比上涨8.43%,华创云信股价同比下跌1.96% [4] 拍卖结果差异原因 - 拍卖冷热差异受起拍价设置、市场短期波动及个股股价分化影响 [4] - 拍卖期间恰逢A股出现“TACO”交易模式,反映出投资人对券商股信心经历波动 [4] - 市场行情向好时券商股权拍卖竞争激烈且价格水涨船高,锦龙股份股权在8月底二次拍卖时因A股行情向好出现上百次竞价 [5] - 中小券商股份价值取决于股份附加的经营决策话语权程度、公司经营状况及未来成长空间等经营性因素 [3] 行业背景与股权转让趋势 - 证券行业整合并购热潮下,中小券商股权转让现象频繁,多家中小券商股权拍卖不顺利 [9] - 券商股东出售股权主要原因包括:原股东主动回血或套利、原股东“出险”导致司法拍卖、国企聚焦主业出售非主业资产、同一国资背景下的股权整合 [9] - 行业竞争加剧且市场集中度提升,监管部门支持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推动股权转让频繁进行 [9] 投资逻辑演变与买家分析 - 市场对券商价值的认知发生质变,从“低价套现”转向“价值捕获”,从“牌照价值”转向“整合价值” [13] - 投资逻辑核心不再是为“低价”买单,而是为“未来价值”支付溢价,关键看标的能否融入更大战略版图创造协同价值 [13] - 锦龙股份股权买方包括成都金耀壹号企业和3名自然人,成都金耀以2.62亿元竞得2100万股,完成后或成第五大股东(持股超2%) [10] - 近两年券商股权接手方以地方国资为中坚力量,如北京国资入主瑞信证券、辽宁国资接手中天证券等 [12] - 成都金耀壹号为2025年2月新成立公司,泸州老窖旗下四川金舵投资持有其44.06%股权 [11] 后续拍卖安排 - 锦龙股份1360万股将于10月27日再度拍卖,该部分股权属于其第一大股东 [7] - 华创云信此次流拍股权属于股东上海杉融实业,该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约1.34亿股(占总股本6.04%)已被司法冻结 [7] - 因原股东经营陷入困境,两家公司股权还将被再度摆上货架 [6]
券商股权冰火24小时:这边被抢疯,那边却遭遇“0人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