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峪何以“碧如玉”(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故事)
人民日报·2025-10-17 06:2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保护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位于河南省淅川县,该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 [1][2][3] - 淅川县面临喀斯特地貌广布和石漠化面积达125万亩的生态挑战,需平衡生态保护与百姓致富的发展需求 [3] 扩绿举措与成效 - 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项目,采用人背马驮、从山下挑土、石头围堰提水灌溉等方式在石漠化区域造林 [5] - 科学规划种植,近水区域种五角枫、侧柏以涵养水源,近村庄区域种石榴、核桃以增加居民收入 [5] - 小草峪流域8800亩水保林年拦蓄泥沙3.2万吨,有效守护丹江口水库水源 [5] - 全县森林覆盖率从"十二五"末的45.7%提升至61.7%,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从100多种增加至510多种 [5] 兴绿产业与经济效益 - 发展特色林果产业,23万亩特色林果带动10万群众增收 [7] - 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一条10公里长的"彩虹路"连接景区与乡村,吸引916万人次游客,带来超72亿元旅游综合收入 [7] - 2024年12月25日完成河南省首单水土保持碳汇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交易额216万元,实现生态效益货币化 [7] 护绿机制与技术支持 - 构建由730名基层护林员、4个区域性扑火队及众多志愿者组成的"护绿大军" [8] - 采用手机APP、无人机、林火视频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形成"人防+技防+制防"的多元管护模式,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