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榆林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正通过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推动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转型 [1][7] 煤炭资源与产业规模 - 榆林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2024年原煤产量6.2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3% [1] - 已构建煤炭分质利用、煤制甲醇-烯烃及下游、煤制芳烃-乙二醇-聚酯等6条产业链 [3] 现代煤化工技术与产品 - 通过技术创新将煤炭转化为乙醇、塑料、纺织品、氢能原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1] - 国能榆林化工产品路线包括以煤为原料生产聚乙烯、聚丙烯以及乙二醇 [2] - 全球规模最大的18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从开工到满负荷运行仅29个月,以全国1/5的产能贡献了1/3的产量 [3] - 100万吨/年高端化学品新材料项目将生产环氧丙烷、丙烯酸乳液等10余种化工产品,填补西部市场空白 [3] 科技创新与研发成果 - 榆林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探索“基础研究+中试试验+产业示范”全周期技术创新模式 [4] - 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自2022年8月投用以来累计科研立项69项,形成科技成果14项 [4] - 突破合成气一步法制低碳烯烃等10项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全球全国首台(套)技术、装备28项 [5] - 国能榆林化工“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被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2] 能效与环保成就 - 国能榆林化工获得陕西省2024年度重点用能行业省级能效标杆企业称号,并被评为2022年度水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3] - 金属镁冶炼烟气精准脱硝技术使脱硝成本降至每吨镁80元至90元,较传统技术节省设备投资70%、运营成本80% [5] - 通过协同处置含氨废水形成“以废治废”循环经济模式,日处理量达20吨 [5] 固废资源化利用 - 针对年产量6000多万吨的煤矸石,通过分质利用技术精准转化为硬质骨料、低阶煤及生态功能土 [6] - 相关产品可用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林业生态修复、防沙治沙等领域 [6] - 累计新建投运22个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新增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力2190万吨/年 [6] 碳捕集与利用 - 利用CCUS技术将煤化工项目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捕集提纯为高附加值液态二氧化碳,产品可达工业级、食品级标准 [7] - 已形成每年115万吨的二氧化碳捕集能力 [7]
【榆林】加快建设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
陕西日报·2025-10-17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