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实施与市场反应 - 《住房租赁条例》于9月15日正式施行,落地一个月后正逐步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生积极变化,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1] - 条例的出台实施大幅提升了租房客户的安全感,客户普遍注重条例在门店的落实情况 [3] - 市场普遍认为条例针对隔断房、虚假房源、房屋设施陈旧及环境不达标等长期问题提出了治理要求,帮助各地有效解决乱象 [9] 租赁服务优化与创新 - 各地住房租赁服务持续优化,实现线上线下都能办、房东租客都能办、企业机构批量办、合同网签自动办 [5] - 针对租赁合同备案不够便捷的问题,成都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推出“承租人单方备案”和“企业批量备案”等创新功能 [5] - 针对押金难退的租赁纠纷重灾区,条例要求合同必须明确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为租户筑牢权益防护网 [7] 企业服务规范化 - 条例将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作为核心目标之一,通过政策工具引导行业升级 [10] - 条例施行后,各地租赁企业及中介服务进一步规范化,服务内容愈发细致周到,如工作人员统一挂牌上岗,主动向租户说明收费明细 [10] - 条例明确了房地产中介在从业人员管理、房源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职责,使日常服务有章可循,中介门店将条例主要内容张贴在醒目位置 [12] 监管强化与机制建设 - 条例实施满月以来,相关监管变得更加有力,各地陆续出台具体政策,推动市场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15] - 西安强化数据端与资金端的双重监管,多家租赁企业进驻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租户可在平台上查验房源和企业资质并完成合同网签备案 [15] - 北京拟将个人转租10套(间)住房及以上纳入行业监管,青岛全面规范房源信息发布并实行房源核验码制度,济南逐步建立租金监管与监测功能以转向事前风险预防 [17]
租房新规落地“满月” 住房租赁市场有了哪些新变化?
央视网·2025-10-16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