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提质兴业利民,共绘绿美新篇:广东书写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答卷
南方农村报·2025-10-17 15:06

改革活林 - 广东省以制度创新为引擎,通过落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及省《实施方案》,出台《关于支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探索的若干措施》,系统破解“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等林改核心问题 [12][13][14][15][16] - 封开县推行《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并配套管理办法,韶关市构建“确权—登记—融资”全链条服务体系,鹤山市形成登记提质增效的“鹤山经验”并被作为典型案例推广全国 [24][25][26][27][28] - 改革红利加速显现,封开县企业获全省首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及300万元银行授信,韶关市落地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鹤山市完成林权登记9宗3900亩,引进林业产业项目16个,总投资达9.4亿元 [34][35][36][37] 产业强林 - 2024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9416亿元,产业结构正从单一加工业向多元融合延伸,从“拼资源”迈向“拼质量” [60][46][47] - 各地区形成特色产业体系:清远市“五子登科”林业产业体系带动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产值达132.71亿元;河源龙川油茶林面积47.89万亩,“龙川山茶油”成品牌样板;茂名电白沉香种植面积超14万亩,年育苗3000多万株,占全国市场八成以上 [48][49][52][53][56][57] -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省林科院与企业合作开展魔芋种苗繁育等技术研究,韶关仁化县建成2个省级博士工作站及2个科技研发中心,鸿伟、奥达两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紧抓“以竹代塑”机遇,转型升级后产量增长超过七成 [61][63][64][69][70][71] 产业集群与品牌建设 - 广东推出“粤林+”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油茶、竹、森林药材、香料香精、花卉苗木、家具制造、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八大产业集群,形成链条完整、主体多元的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 [75][76][77] - 通过举办广东林业博览会、经济林消费季等活动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动产业从“卖原料”向“靠技术、靠品牌、靠场景”转变 [74][78][79] - “十五五”期间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力争形成三产融合、技术先进、竞争有序、绿色低碳的现代林业体系,实现“一亩山万元钱”目标,打造全国林业产业现代化先行省 [80][81][82] 绿色富民 - 龙川县通过股份合作、保价收购、就近就业等联农带农机制,带动5000余户农户增收,其中困难群众491户,户均年增收3000多元 [84][85][86] - 茂名电白区搭建林地流转平台,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放股份权益证书21.1万本,使农民成为林业改革参与者和受益者 [88][89][90] - 阳春市以星宝坚果公司为龙头形成现代化联合体经营模式,联动合作社共建14个坚果专业村,带动3100余户群众人均年增收2685元 [9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