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市场地位与规模 - 上交所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全球最大交易所债券市场、亚洲第二大ETF市场,期权交易量稳居全球同类产品前列 [1][2] - 沪市公司近五年研发投入从0.64万亿元升至1.07万亿元,增幅达66%,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规模近四成 [3] - ETF产品规模从0.9万亿元增至4万亿元,累计增长近3.5倍 [5] 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 沪市科技创新公司数量占比从32%升至41%,市值占比从27%升至32%,期间新上市公司中近七成为科技创新企业 [1][3] -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和新能源等产业公司数量较“十三五”同比接近翻番,具体为140家集成电路企业、224家生物医药企业、260家高端制造企业、61家新能源企业 [1][3] - 科创板新增上市公司376家,其中37家未盈利企业、6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4家红筹企业、13家适用第五套标准,已有22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在上市后实现盈利,比例超四成 [3] 市场融资与功能发挥 - “十四五”时期,沪市股票首发融资额较“十三五”增长16%,债券市场发行总规模31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42% [4] - 科技创新债券累计发行1.51万亿元,惠及超400家科创企业,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发行规模超197亿元,为1800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支持 [4] - REITs市场首发上市及扩募分别达51单和4单,募集资金1405亿元,市场占比近七成 [4] 市场结构与投资者生态 - 专业机构持有沪市A股流通市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7%,其中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市值增长55%,专业机构交易占比上升12个百分点 [6] - 科技创新公司成交占比由34%提升至48%,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5][6] - 沪港通累计成交99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275%,10家公司完成全球存托凭证发行,累计融资33.5亿美元 [6] 上市公司质量与回报 - 近五年沪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3.8%、4.6%,累计宣告分红金额7.32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51.2%,占全市场分红总额七成以上 [6] - 回购增持金额上限超3662亿元,较“十三五”增长150.4%,沪市公司2024年单独披露ESG相关报告的覆盖率达57.7%,较2020年提升22个百分点 [6] - 337家公司被纳入MSCI ESG评级,其中104家在最新评级中等级提升,评级全球领先公司数量同比增长62% [6]
上交所“十四五”改革发展情况回顾:含“科”量不断提升 制度包容性显著增强
智通财经网·2025-10-17 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