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总体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底,民营经济主体增至580多万户,约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的97.8% [1] - 2025年上半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为49.8%,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提升0.3个百分点 [1] - 民间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增速高于全国14.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速均超过30% [1] -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1.42万家,约占高技术企业总量的85% [1] 营商环境优化 - 陕西营商环境凸显从业人员素质高忠诚度高、生产生活成本低、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好、物流人流信息流流动快、产业配套强科技支撑强五大优势 [4] - 通过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及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民营经济主体从2023年新增97万多户,到2024年新增71万多户,截至2025年6月底总量增至580多万户 [4] - 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并落户陕西,例如陕西永丰特种纱线有限公司将公司从江苏迁至陕西并带来上下游合作企业,填补了陕西包芯纱线生产的行业空白 [3][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2025年上半年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2023年和2024年增速分别为3.3%和5.8% [6] - 民营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截至2025年6月末已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83.2%,拉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民用无人机、3D打印设备等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7] - 陕西明确时空信息、商业航天等十几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省属企业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获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6] - 民营企业如西安三角防务通过新建制造基地解决航空制造领域卡脖子问题,浙江银轮机械在西安设立子公司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天禹辰航空在丹凤县投资建设高端无人机制造产业园 [6][7] 科技创新驱动 - 陕西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截至2024年底居全国第十一、西部第一,通过推进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秦创原等平台建设、改革教育科技人才体制、实施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培育耐心资本等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良性循环 [9] - 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是2025年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首要任务,以持续释放创新潜力 [9] -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在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中占比超过80%,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9]
透过3组数据看陕西发展成色
陕西日报·2025-10-18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