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通过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向新力)和外商持续投资(向心力),正以开放创新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1] 外贸韧性彰显 - 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 [1] - 上半年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4.1% [1] - 前三季度高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1.9%,对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超三成 [5] 本土企业创新与出海升级 - 华勤技术2024年生产2.3亿部智能产品,其中超1亿部销往海外,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 [1] - 华勤技术每年投入超50亿元用于技术开发,拥有超1.9万名研发技术人员,业务拓展至机器人等新产业 [2] - 中国企业出海模式正从产品出海转向供应链、技术和品牌的生态出海 [4] -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60%,智能家居、电动汽车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高出口增速 [4] 服务机器人产业崛起 - 擎朗智能累计生产10万台服务机器人,总行走里程超4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000圈以上 [6] - 其产品已进入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T8配送机器人进驻日本20个大型连锁品牌 [6] - 公司发布全球首个服务行业VLA模型,推动机器人向自主理解环境、决策升级 [6] 完整产业链与协同优势 - 机器人产业得益于中国统一大市场提供的广阔场景、高效资源配置与完整产业链支撑 [8] - 长三角地区拥有完善的机电产品供应链,一台机器人背后是数十个产业链的协同 [8] - 施耐德电气将中国作为最重要供应链基地和四大研发基地之一,实现多种产品“中国原创,销售全球” [8] 外资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 “十四五”以来上海年均新设外资企业超5700家 [10] - 法国达索系统在华20年业务增长超22倍,认可中国市场的“速度”与“温度” [10] - 渣打银行表示中国是其集团最重要的战略性市场及网络收入的最大贡献者 [11]
新华鲜报丨“向新力”到“向心力”!一线感知中国外贸外资活力
新华网·2025-10-18 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