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作监控视频——“狗狗救孩子”火爆网络 虚拟世界如何做到真假可辨?
央广网·2025-10-18 19:46
AI生成视频的现状与传播特点 - 短视频平台上存在大量AI生成的“监控实拍”类视频,内容多为具有冲击力的极端场景,如“狗狗救小孩”、“雷电劈中大树瞬间”、“山体滑坡瞬间”等 [1][3] - 一则“狗狗救小孩”的AI生成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获得7.7万点赞,许多网友信以为真 [1] - AI视频技术已从“一眼假”进化到“真假难辨”,尤其当内容披上“监控画面”外衣时,极易误导用户 [5] AI内容标识的合规性问题 - 多数AI生成视频仅在视频下方用颜色浅、字体小的文字进行声明,与《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的“显著可感知”标识相去甚远 [3][4] - 法律专家指出,显著标识应以绝大多数普通网民的注意力为标准,例如无法跳过的前置提示或醒目字眼,而非置于不起眼的角落 [4][5] - 尽管有标识,但当前不显著的做法仍涉嫌违反关于显著标识的规定 [5] 平台责任与法律监管环境 - 平台对用户发布的视频内容具有审核义务,对于宣称是监控录像的AI合成视频,应进行特殊审核并采取更严格的标准 [5] - 相关法规为制作传播AI内容的相关主体划定法律红线,底线是不能生产虚假信息 [5] - 除了法规约束,提升互联网用户自身的数字素养也至关重要,用户需养成识别信息属性、进行多渠道信息交叉比对的习惯 [6] AI生成内容的社会影响与风险 - 宣称视频为监控录像的AI合成视频具有高度的风险性与社会误导性,会让普通网民误以为内容真实,涉嫌构成虚假内容 [5] - 记者随机采访的5位市民在观看“狗狗救小孩”视频时,全部将其误认为是真实监控录像,无人注意到不显眼的AI声明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