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评选与参与规模 - 第四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暨第三届北京城市更新周开幕,主题为“人民城市 有机更新”[3] - 评选收到225个申报项目,参与实施主体近200家,包括央企、市区属企业和民企,数量较前三年均有所增加[4] - 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40个项目获评,其中14个为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26个为北京城市更新优秀项目[3][4] - 网络投票环节10天收获票数超2000万张,累计浏览量超4100万人次[4] 核心区与保护式更新 - 14个最佳实践项目中,核心区项目更注重保护式更新,例如东城区景山三眼井启动区平房院落及首开首院文化金融产业园项目位于皇城历史文化街区[4] - 核心区项目在恢复传统风貌、以老手艺修缮建筑的同时,提升业态品质和用地坪效,带动老城活力提升[4] 中心城区与区域发展更新 - 中心城区以街道或多个街区为单元的城市更新项目增多,例如朝阳区三里屯城市更新项目和丰台区长辛店老镇项目[5] - 城市更新为区域发展带来新可能,例如昌平区南口三大厂更新后将建成清华大学主校区以外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5] 重点功能区与商业更新 - 40个获评项目中,有7个位于“三城一区”、14个位于“两轴”地区、8个位于重点商圈,共计24个位于重点功能片区(去重后),占比60%[6] - 西城区中海大吉巷项目通过胡同“大杂院”整院腾退,改造为多元业态融合的城市综合体,50%以上商业为首店及定制店[6] - 海淀区中关村西区大融城项目融合地下、商业和公共空间,打造地下地上联通的综合体,日均客流量3万余人[6] 老旧小区与民生改善 - 通州区水仙园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实现上下水改造率和外窗护栏拆除率双100%,并为有需求居民提供家居整装或精装修服务[6] - 海淀区华清园小区以“一老一小”为重点,逐步有序补齐社区设施和服务,打造完整社区建设试点[6] 多元参与与社会投资 - 40个项目中,社会投资额超过一半,居民出资大幅增长,公共空间类项目出现居民主动众筹情况[7] - 朝阳区三里屯片区更新项目通过公共空间优化,激活通盈商业综合体等社会主体主动投资更新约10亿元[7] - 东城区朝阳门南北小街更新建设中,52家沿街店铺和天润财富中心等社会主体投资并自主完成店铺门面更新[7] - 责任规划师作为专业力量,参与到九成以上的获评项目中[7] 项目运营与持续发展 - 城市更新周活动集合资源,邀请市民消费、打卡、体验,探索项目运营的更多可能[7]
14个项目获评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10-19 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