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融资规模达30万亿元
环球网·2025-10-19 10:01

文章核心观点 - 前三季度中国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投放快速增长,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 社会融资规模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 [3] - 截至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3] - 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 [3] 直接融资渠道 - 政府债券发行明显提速,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达11.46万亿元,同比增加4.28万亿元,成为支撑社融增长的主要力量 [4] - 国债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快速发行在扩大内需、保障民生、防范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4] - 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场利率处于低位,企业债券和股权融资也更为活跃,有效补充了经营资金 [4] 信贷结构优化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成为绝对主力,增加13.44万亿元 [5] -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显示出企业对未来的投资信心和长期资金需求旺盛 [5] - 信贷资金精准流向关键领域,多家国有大行制造业贷款占比显著提升,多数为中长期贷款 [5]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主要投向城市更新、交通物流、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有效缓解资本金不足问题并带动配套贷款增长 [5] 融资成本与政策效果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处于历史低位 [6] - 9月份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7] - 消费贷和经营贷贴息政策有效降低了利息成本,刺激了消费贷款需求 [6] - 一线城市优化房地产限购政策带动市场回暖,个人住房贷款需求相应回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