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自贸区:“试验田”里育出358项“创新果”
新华网·2025-10-19 10:45
制度创新成果 - 累计输出创新成果358项,其中97项获国家、省级以上层面认可和推广 [1] - 近三年具有首创价值的制度创新举措占比分别为35%、49%和51.3%,逐年提升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 - 已形成30余项省级以上推广成果,例如通过“区关港联合研究中心”输出 [4] 核心创新模式与领域 - 创新逻辑坚持“问题导向+国际对标”,开展首创性、差异化、集成式探索 [4] - 核心创新领域包括通关便利化、贸易数字生态、绿色发展、海洋经济及贸易新业态培育 [5] - 全国首创“保税+出口转关”集拼和非报关状态下的海铁联运国际中转集拼模式 [3] 创新实践成效 - 国际中转集拼新模式使中转时间比从釜山、新加坡等港口缩短3-5个工作日 [3] - 今年1-8月青岛港国际中转集拼达754标箱,同比增长55.5% [4] - 通过建立容错免责正面清单和创新认定机制,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4] 经济与贸易贡献 - 以占全市0.46%的面积,贡献了超过20%的外贸进出口和限上批发业销售额 [6] - 进出口总量居山东省三个自贸片区首位 [6] - 评估认为其在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中持续发挥引领作用,稳居全国自贸片区第一梯队 [6] 区域辐射与协同发展 - 在山东省内向日照、临沂、聊城等6个自贸联动创新区复制推广20余项创新成果 [5] - 辐射黄河流域,已有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流域内推广,联动九省(区)成立“黄河流域跨境电商联盟” [5] - 沿黄内陆港达51个,海铁联运线路达83条,成为黄河流域最便捷的“经济出海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