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监管动态 - 文化和旅游部针对旅游市场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问题,选取典型案例予以公布,显示监管力度持续加大 [1] -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深入开展整治行动,并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吊销许可证件等行政处罚 [1] 旅行社主要违规类型:强迫购物与不合理低价游 - 江西龙奥国际旅行社安排无证导游强迫购物,导游发表“不花掉留着以后变成纸钱”等言论并阻止未购物游客离开,公司被吊销许可证,法定代表人被罚款20000元,导游被罚款10000元 [2] - 贵州睛彩黔行旅行社组织低于成本的“不合理低价游”并收取购物回扣,公司被吊销许可证,工作人员被罚款20000元,导游被罚款5000元并暂扣导游证30日 [3] - 青岛润纳国际旅行社组织“不合理低价游”,委派导游发表“穷就在家里不要出来”等辱骂言论强迫消费,公司被吊销许可证,导游被罚款20000元并吊销导游证 [4] - 内蒙古通程国际旅行社以零团费接待600余名游客,强迫游客交纳980元/人费用并要求每车消费额达30000元,否则以中止行程相威胁,公司被吊销许可证 [8] - 贵州好客旅行社以低于接待成本的价格组织旅游,通过安排购物获取佣金,此前已被多次约谈,公司被吊销许可证,业务经理被罚款20000元,导游被罚款3000元并暂扣导游证30日 [7] - 陕西怡海途悦国际旅行社组织“不合理低价游”,隐瞒购物店事实并虚假承诺支付“旅游补贴”,且拒不配合调查篡改证据,公司被吊销许可证,法定代表人被罚款15000元 [11] 旅行社主要违规类型:擅自变更行程与服务终止 - 黄山市乐扬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因费用纠纷指使导游终止行程,导致102名游客滞留高速公路服务区6小时,公司被吊销许可证,法定代表人及两名工作人员各被罚款20000元 [3] - 湖南三湘行国际旅行社安排无证导游,擅自压缩景区游览时间并安排购物,且旅游合同未载明服务标准,公司被吊销许可证,法定代表人及工作人员各被罚款28000元 [5] - 上海敬业旅行社因内部资金问题拒绝提供住宿交通服务,造成26名游客滞留,且此前已因拒绝履行合同受罚,公司被吊销许可证 [9] - 沧州市欣奇之星国际旅行社擅自将合同约定的9个景点变更为仅游玩4个,并将17名游客滞留青岛市,公司被吊销许可证并罚款20000元,法定代表人被罚款15000元 [14] 旅行社主要违规类型:虚假宣传与误导消费 - 恩施州大美旅行社在宣传签订合同时未告知包含购物行程,谎称有金牌导游,且此前已被责令改正,公司被吊销许可证,工作人员被罚款20000元 [6] - 海南鑫享游旅行社通过线上平台承诺提供“半自驾游”和五星级酒店,实际安排跟团游和非五星酒店,公司被吊销许可证,工作人员被罚款20000元 [10] - 秦皇岛易佰达国际旅行社宣传“准四酒店”“纯玩不进店”“8-15人小团”,实际住宿未达标、含购物店、成团38-40人,引发11起游客举报,公司被吊销许可证,法定代表人被罚款15000元 [13] 旅行社主要违规类型:供应链与车辆违规 - 甘肃莫待国际旅行社多次向不合格供应商租用无道路运输许可的7座、9座车辆搭载游客,且此前已因此受罚,公司被吊销许可证,工作人员被罚款3000元 [16] 导游个人违规行为 - 导游周某某为广西原美国际旅游公司服务时,编造“人均消费1500以上才达标”等虚假言论欺骗消费,兜售食品并收取购物返佣,被罚款9000元并吊销导游证 [15] - 导游张某某为江西省走四方国际旅行社服务时,发表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论,被吊销导游证 [16] - 根据法规,被吊销导游证人员及被吊销许可证旅行社的管理人员,自处罚之日起未逾三年不得重新申请导游证或从事旅行社业务 [16]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旅游市场强制消费问题典型案例(第四批)
央视网·2025-10-19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