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绕开误区,别让骨骼悄悄“变老”!
新华社·2025-10-19 11:16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 - 中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患病率为32.1%,男性为6.0% [2] - 中国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0%,其中女性患病率高达51.6%,男性为10.7% [2] 骨骼健康认知误区 - 误区一为不骨折就“没毛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静悄悄的疾病”,患者早期可能无症状,但易因轻微跌倒导致髋部骨折等严重并发症 [2] - 误区二为补钙越多骨头越硬,骨头汤钙含量低且脂肪嘌呤高,过量补钙可能引发高钙血症、肾结石等健康问题 [3] - 50岁以上中老年人每日推荐钙摄入量为1000毫克,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 [3] 科学护骨方法 - 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K2有助于钙吸收,维生素D可通过晒太阳或制剂补充,维生素K2存在于发酵食品中 [3] - 牛奶、奶制品及豆类是优质钙源,应减少浓咖啡、碳酸饮料摄入,食用高草酸蔬菜如菠菜前应焯水 [4] - 适量运动、补充蛋白质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3] 全生命周期骨骼管理 - 人体峰值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峰值骨量越高,老年患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晚、程度越轻 [5] - 建议儿童青少年保证钙摄入和体育锻炼,成年人戒烟限酒,孕产期女性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 [5] - 5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绝经后女性和65岁以上男性必要时需药物治疗 [6] 国家政策支持 -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强健骨骼肌肉系统”和“延缓肌肉衰减和骨质疏松”纳入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6]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老年人健康管理已纳入骨质疏松症预防内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