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制造业回流政策的核心矛盾 - 政策目标与具体措施背道而驰,关税推高原材料和进口设备成本,移民政策加剧技能工人短缺,开支削减威胁补贴稳定性 [1] - 政策环境产生麻痹效应,企业因缺乏确定性而无法批准回流项目 [7] - 政策被批评为“准备、开火、瞄准”模式,即兴式执政方式忽略了供给侧障碍 [7] 关税政策的具体影响 - 关税提高了美国工厂所依赖的进口零部件成本,尤其在汽车、半导体等供应链复杂的行业 [7] - 福特汽车公司面临20亿美元的成本压力,阻碍了其在美国的进一步投资 [7] - 美国国内生产商(如钢铁和铝制造商)借机提价,引发连锁反应,甚至促使部分企业转向海外价格更低地区生产 [8] - 对中间产品征收关税伤害了试图出口或回流的美国企业 [8] 人才与移民政策的冲突 - 全国有超过40万个制造业岗位空缺,高科技领域如半导体、机器人技术短缺最为严重 [9] - 特朗普政府对H-1B签证申请征收10万美元新费用,大幅提高企业雇佣外国工人的成本,可能阻碍企业扩张所需的技术人才引进 [10] - 行业团体警告新政策将削弱人才培训渠道,并使美国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 [12] - 美国商会就H-1B签证费用决定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 [12] 投资承诺与补贴不确定性 - 特朗普政府已从企业获得数万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包括斯特兰蒂斯130亿美元和摩根大通1.5万亿美元的倡议 [5] - 白宫预算鹰派削减可刺激投资的项目,导致补贴环境不稳定,企业可能在破土动工前失去激励措施 [13] - 政府内部政策紧张,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暂停审查联邦拨款和贷款,例如能源部终止了价值超过75亿美元的300多个清洁能源项目拨款 [13] 行业与企业的反应 - 企业抱怨政策混乱,不知应围绕哪种“美国优先”政策进行规划 [1] - 卢塞恩国际公司决定缩减并推迟一项将就业从中国迁回密歇根州的铝锻造项目 [8] - 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批评政策零敲碎打,缺乏连贯战略和清晰愿景 [14]
“进一步退两步”,特朗普制造业回流目标正在被自身关税和移民政策绊倒
观察者网·2025-10-19 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