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赋能让千年工程焕发“青春” 多维度解码中国水利“含金量”
央视网·2025-10-19 16:40

水利工程建设成就 - “十四五”期间,京杭大运河、永定河、西辽河等一大批河流在断流多年后实现全线贯通、全线有水 [1] - 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 [39] - 中国已建成9.5万座水库,总库容超1万亿立方米,水库类型、数量及高坝数量均居全球首位 [39] 灌区发展与现代化 - 都江堰灌区灌溉总面积从1949年的282万亩增至“十四五”末期的1165万亩 [7] - “十三五”至“十四五”期间,都江堰灌区灌溉总面积增加74万亩 [10] - 都江堰灌区通过成立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实施水资源统一调配和全灌区一体化管理 [10] 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 - 都江堰灌区通过数字孪生和物联网大数据整合,实现对岷江上游来水、天气、闸门运行状态及干渠水量分配的远程管理 [15] - 灌区指挥中心可远程开启2公里外的外江闸门,并具备利用水利设施削减洪峰的功能 [12][16] - 都江堰灌区已形成一个总储水量23亿立方米的水库网络 [18] 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 中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到9000亿立方米,水库防洪库容达1856亿立方米,堤防保护人口6.6亿人 [39] - 中国建成全球服务人口最多的农村集中供水体系,“十四五”末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96% [39] - 中国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覆盖防洪、供水、灌溉、生态等全领域需求 [41] 历史治水智慧传承 - 从大禹“疏导”治水到汉代贾让“人水和谐”理念,再到宋元明时期“精细化”和“疏堵结合”的治水方法,中华文明积累了丰富的治水智慧 [29][33] - 古老的治水智慧强调“顺天而治、变害为利”,至今仍在现代水利工程中回响 [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