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风港”行情来袭!公募人士:港股或更有分红优势
证券时报网·2025-10-19 17:35
市场风格切换 - 第四季度行情切换明显,此前火热的科技和固态电池板块熄火,红利板块企稳并成为市场稳定器 [1] - 截至10月17日,月内沪深指数跌幅分别超过1%和6%,而中证红利指数涨幅约为2.48% [2] - 在由风险偏好驱动的行情中,资金青睐高成长板块,红利策略节奏较慢,但当前市场资金寻求避风港,使红利资产防御属性受关注 [2] 红利资产配置优势 - 主流红利标的股息率已重回4%以上,长期配置价值显著增强 [2] - 银行板块经历前期回调后自高点最大回撤约15%,估值安全边际较高 [3] - 年底部分绝对收益型资金为布局2026年行情,回补低估值高股息品种,推动资金向红利资产倾斜 [3] - 市场缩量调整阶段,追涨高估值主线胜率与赔率下降,资金向低估值高性价比板块迁移趋势正在形成 [3] 港股红利板块吸引力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到6.02%,显著高于中证红利指数,其市净率为0.61倍,市盈率为6.81 [4] - 银行股A股股息率约5%,港股接近6%,高速公路股息率约4%,港股估值更便宜,具备绝对性价比 [4] - 保险资金作为重要增量资金,与红利板块低波动高股息特性契合,有望加大对红利策略配置力度 [4] - H股具备折价优势,通过港股通持有满12个月的股息红利可免征企业所得税,有助于降低投资组合波动 [5] 银行业基本面展望 - 政策呵护下,港股红利的权重板块银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 [5] - 监管注重维护银行合理息差空间,息差降幅趋稳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速改善 [5] - 地方化债、稳地产、反内卷等政策组合拳下,银行贷款尾部极端风险大幅缓释,有利于减轻不良资产压力,资产质量估值折价有望修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