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证券:中企出海为A股当前最重要的基本面线索 密切跟踪产业链安全和端侧AI等新线索
智通财经网·2025-10-19 18:47

中企出海作为核心基本面线索 - 中企全球化是当前A股最重要的基本面线索和行情线索,有出海敞口的企业基本面有更多亮点 [1] - 中国制造业龙头全球化的核心逻辑是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提升 [1] - 海外营收占比超20%的个股组合自6月以来累计涨幅达26%,而其他非金融个股组合涨幅为15% [1] - 海外营收占比超20%的企业在全A非金融的收入及利润占比分别高达31%和38%,市值占比从6月初的34%提升至36% [1] 中美关系对出海定价的影响 - 中美贸易争端态势趋于复杂,双方迅速化解分歧的概率降低 [2] - 中方举措包含基于维护产业安全与国家利益的长期战略部署,若美方将其泛化处理可能加剧分歧 [2] - 若APEC会议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可避免局势失控但立即有明朗结果的概率下降 [2] - 随着明年一季度末时间节点临近,中美间可控范围内的摩擦频率或将逐步上升 [2] 投资者情绪与调仓行为 - 全市场整体积累交易损耗创3月以来最高值,最近5个交易周中有4周赚钱效应为负 [3] - 投资者情绪指数MA10读数为69.2,回落至亢奋区之下,为8月中旬以来最低值 [3] - 样本活跃私募仓位为84.5%,低于此前6周但仍在历史较高水平;市场融资余额为24401亿元,近期增加145亿元 [3] 红利板块的轮动特性 - 红利板块是当前所有板块中相对强度和动量均出现边际改善的板块 [4] - 红利板块反弹更多是投资者的"肌肉记忆",可能只是过去4个月负超额的均值回归修正 [4] - 7月以来,煤炭、保险、电力、银行、出版和高速公路相对Wind全A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7%、-10%、-12%、-18%和-23% [4] 保障资源与产业链安全的战略意图 - 中国近期出口审查举措已不局限于战略资源品,首次在新能源制造装备领域实施"技术级"审查,涵盖能量密度≥300Wh/kg的锂电池等 [5] - 在逆全球化趋势下,中国需保护制造业的"铲子",健全出口审查制度以确保产业链长期安全 [5] - 该战略旨在将中国企业的份额和技术优势转化为利润,支持头部公司持续创新建立"护城河" [5] 短期高切低策略与明年新线索 - 短期可考虑用红利品种做高切低过渡,关注煤炭、保险、火电、银行、白电等存在明显负超额的品种 [6] - 该策略是旧共识逻辑下阶段性追求相对收益,空间和时间可能相对有限 [6] - 产业链安全方面需关注中国有足够供给优势的行业,如战略资源、有极强份额和技术优势的行业、以及有内卷外化倾向的行业 [7] - 端侧AI方面,需关注大厂端侧硬件入口的争夺以及未来端侧AI应用的全面爆发,中国企业在端侧的潜力更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