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联手施压哈马斯 停火协议脆弱性凸显
新华社·2025-10-19 19:07
停火协议的核心争议点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强调加沙战事结束的前提是哈马斯解除武装及加沙地带实现非军事化[1][2] - 美国指控哈马斯计划发动新袭击并威胁将采取措施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若哈马斯未能履行义务将考虑允许以色列军队恢复作战[2] - 哈马斯拒绝彻底解除武装 并被美以指认在停火协议生效后于以军撤出地区实施行动以重新掌控[2] 拉法口岸与人道主义援助状况 - 以色列将拉法口岸重新开放与哈马斯移交所有被扣押人员遗体挂钩 并宣布在另行通知前持续关闭该口岸[3] - 拉法口岸是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出加沙的主要通道 自2024年5月以来基本关闭 根据协议应于15日重新开放[3] - 哈马斯谴责以方持续关闭口岸阻碍了遗体搜寻与移交工作 并警告将导致工作延误[3] 协议执行与人员交换进展 - 哈马斯已向以方移交13具被扣押人员遗体 以方确认收到两具但此前曾指认其中一具并非协议人员[4] - 根据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 哈马斯释放共20名以方被扣押人员 以色列则释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和在押人员[4] - 停火协议要求加速开放援助物资渠道 停火生效后日均约有560公吨食品进入加沙 但仍远低于实际所需规模[4] 停火协议的脆弱性与未决问题 - 围绕遗体交接及人道主义援助运输的争议凸显停火协议的脆弱性 双方在这些议题上的分歧可能破坏停火[5] - 关键问题如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治理模式、国际维稳部队构成以及建立巴勒斯坦国等仍有待解决[5] - 加沙地带超过50万人正陷入饥荒 这是中东地区首次被正式确认发生饥荒[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