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强调需构建与中国科技创新阶段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系,核心是发展直接融资和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 [1] - 债券市场因其规模大、成本低、期限长的优势,被视为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并已通过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等创新举措进行实践 [1] - 政策旨在打通债券市场与股权市场的连接,通过风险分担工具等市场化安排引导资金高效投向科创领域 [2] 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与成效 - 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1] - 该板块落地五个月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有约28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6700亿元 [2] - 政策创设了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央行提供再贷款资金,以矫正市场失灵,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债券 [2] 债券市场科技板特点 - 科技型企业结构多元,191家科技型企业发行3770亿元债券,涉及集成电路、智算中心、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3] - 发行期限灵活,近一半科技型企业发债期限达三年及以上,股权投资机构平均发债期限达5.8年 [3] - 融资成本较低,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的债券平均票面利率约为2%,市场认购踊跃且交易活跃度提升 [3]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 - 人民银行先后创设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2022年的科技创新再贷款和2024年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3] - 2024年5月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提升至8000亿元,以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科技贷款投放 [3] - 在绿色低碳领域,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绿色贷款1.4万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量超2.5亿吨 [4] 中国债券市场现状 -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超过190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1] - 市场具有资金筹集规模大、成本低、期限长的特点,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1]
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立足中国国情 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系
证券时报网·2025-10-19 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