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引领未来,中国做对了什么
人民日报·2025-10-20 06:30

五年规划战略引领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 [1] - 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成为理解中国发展路径及其全球角色演变的钥匙 [1][2] - 从"一五"到"十四五",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 经济发展成就 - 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新时代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3] - 用8年时间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3] - "十四五"时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经济释放出持续的动力、活力和韧性 [17] 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 - 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 [7] -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6430家 [8] - 中国首次跻身《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前十名,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8] 碳市场与可再生能源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7.14亿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270.61万吨 [9] - 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新能源产业链,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9] - 中国绿色产能降低全球绿色转型成本,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 [10] 对外开放与外资利用 - 中国连续15年吸引外资超1000亿美元,"十四五"时期实际使用外资累计7148.7亿美元,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3.5万家 [25] - 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1/3的进出口额、1/4的工业增加值、1/7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 [25] - 中国已对美国、俄罗斯、英国等55国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今年国庆假期入境外国人75.1万人次 [25] 区域发展与城乡协调 - 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8%,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增速 [15] -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1降到了2024年的2.34∶1 [15] - "十四五"时期中央下发约1594亿元补助资金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约600亿元补助资金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14] 民营经济与法治建设 - 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占企业总量比重超九成,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19] - 施行外商投资法,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9] - 法治打造出吸引全球资源要素的强磁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