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担卜页飞上天”(多味斋)
人民日报·2025-10-20 07:03
表姐打来视频电话,说为我预订了10斤明年春节的车担卜页。短暂惊讶后,马上想起今年春节前回老家 的情形。临近春节,赶回南京过年时,家乡的亲友们为我准备了水牛肉、醉蟹、龙香芋、香葱、菜籽油 等一堆家乡特产。我说:"这些我都不需要,你们实在要表达心意,帮我买个三五斤车担卜页吧。"一旁 的弟弟应道:"这时候到哪儿去买?春节期间的车担卜页早在10月初就被预订完了。"我疑惑:"有这么 紧俏?"弟弟说:"你难得回来一趟,哪里知道如今的车担卜页名声在外啊。"看来,这一番话,当时在 旁的表姐记在心上了。 年逾六旬的王福江老人,家中从祖辈起就传承着车担卜页的制作手艺。如今家乡的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王福江老人再也不用像前辈们那样,挑着沉重的豆腐担子走村串户叫卖了。他告诉我,每天百 十来斤黄豆做成的卜页,足不出户便销售一空,且供不应求,哪怕是左邻右舍,都得提前预订,每逢节 日更是从早到晚,制作不停。 一个地处里下河深处的偏僻小村,连村名都早已消失,为什么能凭借一道寻常的豆制品远近闻名?一位 老师告诉我,车担卜页成为众口相传的品牌不是偶然,这是坚守的力量。家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 间有三苦,行船、打铁、磨豆腐。"磨豆腐的苦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