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挤奶不是为了牛奶,而是“挤”数据——探访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乳业园
新华社·2025-10-20 10:21

新华社荷兰吕伐登10月18日电 记者手记|挤奶不是为了牛奶,而是"挤"数据——探访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乳业园 新华社记者王湘江 在荷兰吕伐登的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乳业园,挤奶机器人24小时运转。其主要产物并非牛奶,而是数据。灵活的机械臂如"章鱼触手"般精准 作业,将牛奶导入储存罐的同时,也将每头奶牛的体重、健康指标、牛奶成分等信息实时传输至数据库。 数据是这座乳业园真正的核心产品。每天,各项数据从园区源源不断地产生:奶牛的食量、运动量、反刍时间、体重变化、产奶成分,甚至奶牛 呼出气体中的甲烷含量。这些数据不仅支撑科研,还反馈给乳制品企业和奶农,帮助他们在选育低温室气体排放奶牛、改善动物福利、提高饲养 效率等环节找到科学方案。海量数据最终流向同一个目标:让乳业发展更高效、更可持续。 这是9月30日在荷兰吕伐登拍摄的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乳业园入口处的奶牛雕塑。新华社记者 王湘江 摄 这是9月30日在荷兰吕伐登拍摄的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乳业园办公楼。新华社记者 王湘江 摄 责编:李磊、王瑞景 9月30日,在荷兰吕伐登的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乳业园,无人电动车为奶牛分发新鲜牧草。新华社记者 王湘江 摄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