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第一线|骨质疏松的这些热点问题你知道吗?预防指南请收好↓
央视网·2025-10-20 11:25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与病理机制 - 骨质疏松症是骨组织生成小于溶解吸收,导致骨头变细、变稀甚至断裂的疾病[1] - 疾病表现为正常的骨头孔变大、变松软,骨骼不再致密坚硬[3]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数据 - 中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7] - 中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到32.0%,其中男性为10.7%,女性高达51.6%[7] - 50岁以上女性约三分之一患有骨质疏松,65岁以上女性比例超过50%[9] - 男性骨质疏松通常比女性晚十年出现,约在60岁左右[9] 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 - 骨量流失过程难以察觉,轻微外力如滑倒或咳嗽即可导致骨折[5] - 髋部(大腿根部)骨折在高龄老年人中最常见,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5] - 该骨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直接导致老年人寿命受损,是重要死亡原因[5] 体重与骨骼健康的关联 - 体重过轻(BMI低于18.5)可能因钙、维生素D、蛋白质缺乏或激素变化引发骨量减少,成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9] - 过度肥胖(BMI超过35)伴随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也会导致骨量流失并提高骨折风险[11] - 腹部脂肪产生的炎症因子会加速骨骼衰老,且肥胖者跌倒风险更高[11] - 肥胖还会加重关节负担,导致退变性骨关节病发病率非常高[13]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管理策略 - 关键在于保持“匀称”体重和增长肌肉,通过均衡饮食和科学运动实现[15] - 建议定期关注体重、体脂率和肌肉量,不能太瘦或太胖[15] - 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走路等方式刺激骨骼进行锻炼[15] - 保证蛋白质和氨基酸摄入,均衡饮食最为重要[17] 影响骨骼健康的年轻人生活习惯 - 骨质疏松出现年轻化趋势,与部分年轻人生活方式有关[18] - 年轻女性长期过度防晒会导致维生素D严重缺乏,让骨头变软变脆[18] - 习惯性饮用咖啡、饮酒等也会影响骨骼健康[18] 骨质疏松的可防可治性与预警信号 - 最大误区是认为“没得治”或“人老了都会这样”,实际上已下降的骨密度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逆转提升[20] - 需要警惕的预警信号包括身高变矮、驼背、无缘无故腰背痛、晚上容易小腿抽筋[20] 预防骨质疏松的具体建议 - 每天避开强光晒太阳15-30分钟[22] - 保证牛奶、豆制品等含钙食物的摄入,均衡营养[22] - 进行快走、举小哑铃等负重运动,给骨骼施加压力[22] - 戒烟限酒,少喝碳酸饮料和过量咖啡,规避坏习惯[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