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工具概述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设立规模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 [1] - 政策性金融工具具有“准财政”属性,由政策性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募集资金、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筛选项目、财政部给予贷款贴息 [2] - 该工具通过“资本金注入+配套融资”模式,旨在破解地方财政偏紧导致的项目资金瓶颈,是当前稳增长政策的关键抓手 [2] 工具设立与运营主体 - 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农发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进银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已成立,注册资本分别为2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 [2] - 工具设立依据为今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提议,并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落地 [2] 配套资金与项目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全部下达“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并基本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 [3] - 财政部将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3] 地方项目落地案例 - 江苏省首单项目为无锡至宜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获批工具资金31.99亿元,其中国开行江苏省分行已投放二期资金17.66亿元 [4] - 广东省首笔城市更新项目获国开行广东省分行投放工具资金4900万元,项目总投资5亿元 [4] - 农发行广东省分行向连南瑶族自治县现代林业产业发展项目投放工具资金6000万元,项目总投资6亿元,旨在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5] - 广西南宁五象投资集团南A中心人工智能企业研发基地项目获批工具资金1.11亿元 [5] -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获批工具资金2.56亿元,用于支持温州北站核心枢纽TOD城市更新项目建设 [5] 投资方向与战略重点 - 工具投向领域兼顾传统基建与新兴领域,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旨在兼顾“稳增长”与“调结构”双重目标 [4][6] - 工具更加聚焦新质生产力,重点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农业农村、交通物流、市政园区等八大领域 [7] - 工具重点支持期限10年、15年、20年的长期项目,其中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排位靠前 [7] 资金撬动效应与影响预测 - 参考2022年近74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撬动投资9万多亿元的成效,新型工具预计将产生显著乘数效应 [7][8] - 据测算,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社融的撬动比例约为5.5倍,5000亿元资金可撬动2.75万亿元新增社融,并有望拉动1.5万亿元至2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8] - 随着工具加快投放,预计全年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有望回升至3%,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有望回升至6% [8]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速落地
经济网·2025-10-21 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