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核“十四五”丨中国“追光”这五年 创新动能磅礴迸发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10-21 16:05

科技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 - 国家在“十四五”期间实施了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7] - 五年内落地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是“十三五”时期的两倍多,创历次五年规划之最 [8] - 正在建设的合肥先进光源是国际最先进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建成后可从分子原子尺度观察微观世界 [8]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海拔4410米,探测器阵列1.36平方公里)首次揭示了银河系宇宙线起源的关键线索 [3] - 中国散裂中子源作为“超级显微镜”,使国家在微观探测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3] 创新生态与集群发展 - 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在“十四五”期间排名全面攀升,2025年首次跻身全球前十 [5] - 24个中国创新集群进入全球百强,数量比五年前增长超过40%,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5]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登顶全球榜首 [5] - 在大湾区近200平方公里的世界级科学片区内,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打破壁垒,形成全链条创新生态 [10] - 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创新高地在全国范围内裂变、复制 [10] 前沿技术成果与产业化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全球第一,平均每11小时诞生一家人工智能企业,企业总数已超5000家 [12] - 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国产脑起搏器全面商用,帮助3万名帕金森病患者改善运动功能 [12] - 上海、北京、武汉等20多个重点城市建成量子通信城域网,构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量子通信网络 [14] - 国家拥有世界最多的研发人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50万家 [14] - 创新成果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