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把城市治理做细、做实、做优
新华网·2025-10-21 20:05

城镇化发展路径转变 - 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快速提升至2024年的67% [1] - 过去城镇化路径以土地要素转换、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为主要动力,导致城市版图迅速扩张和经济高速增长 [1] - 当前城市发展迫切需要从“做大规模”转向“做优存量”,更加注重治理投入 [1] 城市治理现代化挑战 - 城市治理滞后于硬件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不足,拥堵、污染等“城市病”问题累积 [1] - 治理现代化是城市发展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涉及工作体系和治理方式的重构,而非简单的硬件升级 [2] - 传统治理体系以部门为中心、偏向事后处置,难以应对多目标、多主体、多风险和多样化需求的复杂局面 [2] 中央政策导向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 [1] -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单列成章 [1] - 政策要求完善城市治理工作体系,推动智慧化、精细化和协同化治理 [1] 协同治理策略 - 协同治理强调将部门协同与属地治理统一,把城市当作整体统筹 [3] - 建立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一委一办一平台”作用 [3] - 纵向贯通市-区-街道-社区,横向协同住建、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并统筹社会力量,形成清晰的权责链条 [3] 智慧治理实施路径 - 智慧治理核心在于用数据改造流程、技术提升能力和规则保证安全,而非简单堆砌平台 [4] - 需要夯实统一数字底座,打通热线、网格、城运等关键信息渠道,让数据运转起来 [4] - 坚持场景牵引与流程再造,从交通疏解、排涝防涝等真实痛点切入,变“事后响应”为“主动治理” [4] - 完善数据治理与能力供给,健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制度,推进数据适度开放与社会共治 [4] 精细治理目标 - 精细治理要求以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为切口,用细致制度、流程和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 [6] - 城市管理需“像绣花一样精细”,把每一项服务、每一处空间和每一类人群都纳入治理体系 [6] - 通过精准施策优化资源配置,将治理资源花在关键处,实现精准滴灌城市发展需求 [6] 治理与发展关系 - 良好城市治理是发展的必需品,需确立“以治理看待发展”的观点 [6] - 在优化城市发展“硬件”的同时,着力完善治理“软件” [6] - 协同治理定规则、理关系,智慧治理改流程、提效能,精细治理运匠心、暖民心,共同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