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如何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现身说法
新京报·2025-10-21 20:19
"企业是出题人,产业链是答题人,国家政策是护航人,只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 统筹、集中力量、实干攻关,就能握指成拳,把产业链拧成一股绳,在卡脖子领域撕开一道口子!"10 月19日下午,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系列宣讲在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举行。宣讲现场,四位科技 人才提气的分享引发了在场学生和企业技术骨干、产业工人的深刻共鸣。 多年来,多场低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丛君状和团队专注于一件具体的事:在最极端 的环境下,提供纳米级运动的解决方案。丛君状提到,选定极端环境下的纳米级运动控制这个产品方向 主要是被逼无奈,"我们一个定制化的实验设备上需要用到这个产品,打听了一圈,全世界就一家德国 公司能做,但是我们买不起。"丛君状和团队成员一头扎进实验室,研发出了远超德国同类产品性能的 样机。从"不可能"中成功开辟新赛道,丛君状表示,十年时间,多场科技成长为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企 业,靠的是运气、是坚持,更多的是"干"字当头的信念。 "板凳要坐十年冷",大学生表示要脚踏实地、勇于立足潮头 当天,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学子,以及企业生产 研发一线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