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校馆弦歌丨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 矢志强军报国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10-21 22:41
学校历史与传承 - 学校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于1953年在哈尔滨成立,简称“哈军工”,其强军报国的信念始终传承不息[1] - 学校教学楼自1953年建成起,上下课铃声即为军号,并已沿用70余年[3] - 学校伴随抗美援朝炮火诞生,其精神内核是想的是党、为的是国、强的是军,是刻进骨子里的信念[13] 历史成就与贡献 - 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的中美武器装备对比中,中方在空军、海军、坦克等多个关键领域装备数量为0,凸显了当时装备的悬殊差距[7][8] - 学校创造了我国第一个风洞群、第一辆水陆两栖坦克、第一台舰载电子计算机等多个从0到1的奇迹[9] - 杨士莪院士牵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填补了国内空白,其研究成果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奠定基础[13] 新时代发展与创新 - 学校在新时代打造了“悟空号”无人无缆深潜器,刷新了万米深海下潜纪录[15] - 学校打造了我国首个船海学科教育专有AI大模型,持续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15] - 学校师生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强调一代人一代人的接力,将个人价值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