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德国工业正经历结构性放缓 其制造业引擎地位面临挑战 这并非周期性下滑 而是由贸易格局变化 高能源成本和内部结构性问题共同导致的更深层次经济困境 [4][5][7][17] 工业产出与贸易数据 - 德国8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4.3% 为疫情以来最严重跌幅之一 远超分析师预期 [8] - 8月新制造业订单环比下降0.8% 国外订单管道作为未来产出的关键指标 已连续数月走低 [8][16] - 8月出口下降0.5% 2025年上半年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 贸易顺差依然存在但已收窄 [9] - 第二季度GDP产出下降0.3% 证实经济放缓不仅体现在情绪调查中 也体现在实体经济中 [10] 就业与产能影响 - 自2019年以来 德国已失去超过245,000个工业岗位 核心制造业就业人数同比下降近3% [7][9] - 化学行业报告其产能利用率为三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15] - 德国最大的化工企业巴斯夫已缩减国内投资并发出利润预警 [15] 中德贸易关系转变 - 过去一年德国对华出口下降约14% 双边贸易逆差达到创纪录水平 [11] - 中国已向价值链上游移动 其汽车和机械公司现在以更低价格直接与德国品牌竞争 [11] - 德国在过去十二个月从中国进口了价值约1650亿欧元的商品 但对华出口已下滑至约820亿欧元 贸易差距扩大至有记录以来最大 [12] - 美国已取代中国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这更多是亚洲增长动力丧失的标志 而非其他地区销售繁荣的标志 [13] 结构性挑战 - 高能源成本侵蚀了能源密集型生产商的竞争力 [14] - 德国工业模式面临结构性成本压力 某些领域创新缓慢 以及能源转型在带来节约之前先增加了开支 [17] - 传统优势受到侵蚀 廉价能源不再 劳动力短缺 绿色转型需要大规模投资 人口老龄化加剧问题 [20] 政治与政策应对 - 政治分歧和疲弱的改革使梅尔茨总理难以恢复增长 [7] - 政府的应对措施包括对绿色产业的税收激励 更宽松的移民规则和选择性补贴 但这些步骤尚未重振信心 [21] - 企业抱怨官僚程序缓慢和劳动力成本上升 较小的制造商生存依赖于裁员或将生产转移到国外 [21]
How bad is Germany’s industrial slowdown?
Invezz·2025-10-21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