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由治水之道悟协调发展(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2025-10-22 05:45

治水工程成就与影响 - 黄河调水调沙工程自2002年至今已实施31次,累计将超过35亿吨泥沙输送入海,有效缓解黄河“地上悬河”态势 [1]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超过830亿立方米,为沿线48座大中型城市的1.95亿人口提供可靠水源 [1] - 黄河调水调沙通过水库群释放大流量水流冲刷河道,以协调水沙关系 [1] - 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构建畅通水网,优化全国水资源配置格局 [1]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抬高大运河水位,促使山东济宁梁山港由水洼地转变为通江达海的水运枢纽 [3] - 河南漯河利用南水北调优质水源作为招商引资优势,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总体规模超过2500亿元 [3] - 江苏南通将传统纺织车间升级为智能工厂,浙江绍兴将丝线原料应用于新一代人造血管和特种缆绳制造,实现传统产业发“新枝” [2] - 安徽利用战略叠加优势定位为长三角“超级接口”,新疆依托欧亚大陆中心地带建设国际通道,使西北内陆成为开放高地 [3] 发展战略与协调机制 - 通过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共抓大保护,推动一江碧水向东流,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4] - 京津冀地区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一核心举措,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4] -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相结合,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4] - 协调被视为发展的手段和目标,通过系统化运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