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新场 - 跨国企业将中国视为新品首发、技术首试和模式创新的首选地,在华布局转向中高附加值产业并加速设立研发中心等高端项目 [1] - 韩国SK集团在中国的投资横跨能源、化工、半导体、生物制药等多个领域,正在加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 [1] - 瑞士罗氏集团于今年5月投资20.4亿元在上海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加强在中国的供应链和本地化生产布局 [1] - 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指出“在中国创新、向世界部署”的模式成为趋势,中国正在加速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工厂” [1] - 法国施耐德电气集团在上海的工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63%,人均生产效率提升82% [2] 制度型开放 - 中国于2021年和2024年两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并在医疗、增值电信等领域开展试点开放 [2] - 日本瑞穗金融集团旗下瑞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于9月30日获批设立,成为今年首家在华获批的外资独资券商 [2] - 中国通过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出台《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等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 [2] - 西门子股份公司与上海临港共建“数据跨境与国际碳足迹认证交换服务平台”,使工程师可在几秒内生成高可靠性操作代码 [2] 行业投资与布局 - 全球手术机器人龙头企业直观医疗在上海建立了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生产、培训、服务一体化中心,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实现在中国生产 [3] -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作为新成员加入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显示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5] - 日本野村控股株式会社认为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中国持续向外国公司和投资者敞开大门 [4] - 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认为上海发布的营商环境优化方案和“AI+制造”战略将助力外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 [4] 消费市场机遇 - 欧莱雅集团过去近30年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尽管市场有起伏,但今年二季度其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了约3% [4] - 中国消费市场涌现健康消费、银发经济、美丽经济、文旅商体展融合等新热点,为各国企业带来机遇 [4] - 阿迪达斯全球首席执行官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指出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爱上运动,政府大力支持体育事业发展 [5] - 瑞士诺华公司提出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方案,希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居民整体健康水平 [5]
中国市场吸引全球投资者—— 带给跨国企业面向未来的更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