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合作规模与历史 - 自2016年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派出多批军事医学专家组赴塞拉利昂提供医疗服务 [1] - 累计救治患者超过1.13万人次 [1] - 中国在2014年埃博拉疫情期间援助的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车至今仍被塞方保留,作为两国友谊的见证 [3] 猴痘疫情应对 - 第八批军事医学专家组于今年1月紧急驰援塞拉利昂,应对猴痘疫情 [1] - 疫情高峰期每日新发病例上百个,军医组最多时每天接诊超100人次 [2] - 军医组累计完成门诊1330人次,收治危重患者81人次 [2] - 军医组首次引入功能基因组学技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升了诊疗效率 [2] - 协助医院建立科学规范的防控体系,包括划定清洁区、污染区,设置人员通道等 [2] 基层医疗服务拓展 - 从今年3月起,军医组每月前往首都周边地区开展一次义诊 [4] - 前往偏远村落索科亚村单程需8个多小时,涉及乘船、火车和越野车 [4] - 在一次义诊中为约120名村民提供免费问诊、配药和健康咨询 [4] 医疗资源与能力建设 - 当地主要医院如第三十四军医院和康纳特医院缺乏医疗抢救设备,连透析机都没有 [5] - 军医组在设备故障时采用人工方式(如显微镜下肉眼计数血涂片)坚持诊疗 [5] - 协助第三十四军医院进行改造,捐赠先进设备并协助研发电子病历系统 [7] - 在医院空间布局、科室设置、重症救治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供专业意见 [7] 医学教育与培训 - 今年5月启动中塞联合医学教育赋能项目,首次面向塞全国开展系统性医疗培训 [6] - 项目由25人专业团队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担任首席专家 [6] - 军医组专门编写了5本教材赠予塞方 [6] - 培训内容涵盖结核病、肝炎、疟疾等常见病防治 [6] - 培训对象包括塞军医疗官员和地方医院医务人员,课堂座无虚席 [7]
中国援塞拉利昂军事医学专家组—— “迎难而上,是军医组的光荣传统”
人民日报·2025-10-22 05:56